神奇的古战场普纳山
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10-16 16:34:08
  • |
  • 作者:罗时焱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848次

神奇的古战场普纳山

罗时焱

20170626114633_do22sofeoc.jpg?v=1734887502347

本文发表在2008623日黔西南日报

 图为少数民族血战明军的古墙工事遗迹。  黄太富 摄

 炎热的夏日,笔者沿着凸凹不平的崎岖小道,徒步在茅草丛生的险坡中攀援,去寻找北盘江水润育着的被当地老百姓流传600多年的古战场——普纳山。

  一、神奇而平凡的普纳山

  普纳山位于北盘江畔普安县龙吟镇北部,距龙吟镇4.7公里,普纳山的山名为何而得已无法考证,但它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着。这座海拔1780多米的高山,站在它的面前,确实让你感受到它的普通平凡——无人耕耘,无人创造,无人装饰打扮,山中多年来生长的野生植物能让人感觉到它的孤独。走近它,必须开僻一条小路将各类植物互相纠缠的疙瘩解开,每前行一步,手足都要同时开路。山中偶尔也有少许村民扛枪夺棒到那里扑捉山鸡蛇鸟。从山脚至山顶,步行实在困难,时时会产生退缩情绪,因为每上撑一步,都会感到身心疲惫。说它神奇,就是了解它的时候会有一种目标召示,让你迎难而上,勇往直前。而招示观者的目标就是山顶的两个石人和山中的一堵石墙工事。山顶的两个石人,一大一小,就象一对热恋的人促膝谈心;又象战斗中的指挥者高瞻远瞩,观察前方的动静;更象即将以身殉职的勇士跳崖自尽。到达普纳山的顶峰,就会让人感到它所在的地势独特而险峻,山体笔直难以上攀,令人害怕,不敢靠前。山中还有一堵用黑色石头砌成的半圆形墙,是用以抵挡对方回击的围墙,坚固而沉稳,山右侧有一个洞口,听当地人说是用来储备粮食和军火之处,山后没有空土平台,只是大约5米的山梁,山梁的最高处就是两个石人,这就是普纳山的神奇。

  二、普纳山的历史故事

  据说是元末明初,聚居在北盘江中游(今普安、晴隆、郎岱、水城4县交界处)的红苗人和仡佬人,为抵御明军进犯,便有数万之众云集于县之兴让里(今龙吟镇境内和晴隆的中营一带)造兵刃、铸钱币,以普纳山和城子洞为大本营,在兴让里属地设立48寨,其势甚浩。

洪武二年(1369),明之先遣军由指挥使胡源率领,继平尾洒诸寨后,又平让里(龙吟)48寨,并屯军各寨,围困普纳山和城子洞。红苗、仡佬人以地理之利,坚持抗击,胡源久攻不克,1371年明庭对盘江增兵,派武德将军黄迁仕率三湘劲旅直抵普纳,轮番进攻普纳山,红苗、仡佬几经血战,连遭重创。1373年明军攻占城子洞,红苗、仡佬军及其家眷退守普纳山,明军以重兵包围,攻上普纳山,将土著军和其家眷尽数残杀,生还者寥寥无几。 

三、神奇普纳山留给后人的启示

  一个普纳山古战场的历史战事曾留存了普安的历史文明,朴实而坚强的龙吟人曾以普纳山的雄奇为自豪,以普纳山的朴实廉洁,以普纳山的险峻而英勇。他们用双手铺路、种植,用勤劳、智慧创造文明。